Riverfm

  • Autor: Vários
  • Narrador: Vários
  • Editora: Podcast
  • Duração: 46:14:31
  • Mais informações

Informações:

Sinopse

pingxinghean SDBJzjt

Episódios

  • 卢晖临《通向集体之路》、冯唐译《飞鸟集》

    31/12/2015 Duração: 54min

    这一期节目和大家介绍两本书,是卢晖临《通向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以及冯唐译的《飞鸟集》。有句话叫“英文水平决定了翻译水平的下限,中文水平决定了翻译水平的上限。”当年托福考了接近满分并且在美国干了多年咨询工作的冯唐老师,似乎对自己的英文水平颇有信心,我们这些外行人也不好评价。而涉及中文水平的时候,恐怕冯唐老师在小说写作中运用自如的,肆意的想象力以及喷薄的荷尔蒙,对于诗歌本身可能反倒是一种伤害。就诗歌文字本身而言,高妙的是诗行的韵律,而不是某种精心设计的技巧。若按照冯唐老师的“金线论”的话,恐怕冯唐里金线还差一步,差的就是把自己的创作跃升到艺术层面的这一步。另外一本书是《通往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作者卢晖临老师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燕京的访问学者。关于这本书,可能会在寒假我更有空闲的时候,再读一遍,和公羊寿同学专门做一期节目,到时内容会更加丰富,更加调理一些。在这里不跟大家说太多了,因为我感觉这本书对很重要,我会再重读,再写文章做节目之类,然而眼下面临期末考试,还是复习更加重要。

  • 《景观社会》《社会学》《跟<西游记学创业>》

    25/12/2015 Duração: 37min

    如题,今天节目跟大家介绍了三本书,分别是聂辉华《跟学创业》德波《景观社会》吉登斯《社会学》。关于节目我现在还能想起来的内容有:·最近看的电影《解救吾先生》,最近想看的电影《老炮儿》、《心迷宫》、《寻龙诀》。·关于《跟学创业》,在之前的微信文章里面已经说过了,没必要再提。·关于《景观社会》,这是法国艺术家、哲学家居伊·德波在1967年,用“微博体”写成的一本书,被热衷于批判资本主义的激进文艺青年热烈追捧,而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特别发达,时间线泛滥的时代,似乎又有别种解读。·关于吉登斯《社会学》,好厚的一本书,八百多页九十多万字,竟然一周就读完了,看在我诚心诚意读书的份上,希望吉登斯老爷子能保佑我考研成功,并能去英帝或美帝读博。·吉登斯在《社会学》一书中提到了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四个困境:结构与行动、共识与冲突、性别问题、现代世界的塑造,很有意思。

  •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异化与批判

    17/12/2015 Duração: 37min

    本书作者马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六十年代下半期,美国和西欧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造反运动,造反学生拥戴马尔库塞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当然,就马尔库塞个人的意愿而言,他也许无意追求这种精神领袖的地位,但当造反学生把这个头衔加在他头上时,他也不反对。1898年,马尔库塞诞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先后在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就读。1917年至1918年,他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但随着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暗杀后,他便退出了该党,此后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政党。为了取得在大学哲学系教书的资格,他在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写了《黑格尔的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一文,发表于1931年。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初步奠定了他后来思想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布于世后,他是最早认识到这篇手稿的重要性的人之一。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他移居国外,先在瑞士住了一年,后定居美国。在美国,起初他在法兰克福学派迁住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战略情报研究所工作。以后他重新执教,先后在哥伦比亚、哈佛、勃兰第斯和圣地亚哥等大学工作。1970年退休。1979年7月29日,他在赴西德访问和讲学途中,逝世于施塔贝恩克。马尔库塞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如果可以称作马克思主义的话,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奇特的理论混合物。他毕生致力于把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潮同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他在1941年出版的《理性与革命》中,强调黑格尔哲学的实质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根源,并且是同实证主义哲学对现实的肯定态度正相反对的。不言而喻,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继承了卢卡奇开创的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而1955年出版的《爱欲与文明》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一个转折。这时,马尔库塞开始对弗洛伊德主义抱有浓厚兴趣,企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补充马克思的学说,并在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乌托邦。据此,马尔库塞又被当作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单向度的人》(1964年)是马尔库塞的一部读者最为广泛的著作。这部著作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又一次转折。这次转折表现在,马尔库塞对现代文明,特别是美国文明的批判,主要依据的不是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而是他早年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主题:人类解放的先验理性

  • 闲话。是段告白,并非解释

    17/12/2015 Duração: 43min

    本期可能是平行河岸读书会开播以来最特殊的一期,和大家闲扯了40多分钟,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把最近许许多多的情绪都讲出来了,若是你听完了,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时间了,也谢谢你听我倾心诉说。本期节目涉及的有(等待上传时我还能想起来的):·“离线未来大会”Rio和王硕的演讲· 今天看了《星球大战》· 我收听播客以及收音机的记忆与经历,以及我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播客。· 我对我自己未来的期待,我对世界的好奇心,我的信仰,我对我的母校的一些看法。· 古龙《萧十一郎》,我对金庸与古龙以及新武侠的一点浅见,江南《龙族5》要出版啦!· 我在节目最后终于做了最后的决定,说给我自己听。最后,想跟大家说一句鸡汤话,是我最近最深刻的体会——成功不意味着成长,成长也不意味着成功。

  • 阎明《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

    08/12/2015 Duração: 50min

    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的是阎明写的《中国社会学史》,副标题是“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本书介绍了社会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产生,一路波折到1979年的历史。有历史、有学人、有学说、有观念与思想、有时代。中国社会学在这接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经历了传入、兴起、成长、建设、受挫、被取消、再恢复的曲折历程,从79年在共和国恢复这门学科至今几十年,社会学稳步发展中,然而再不复当年和欧洲、美国三足鼎立,甚至在社会调研领域超越欧洲的状态了,就这一门学科来说,是一个悲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扩张下被动打开国门的中国,开始逐渐接受、吸收西方传来的学科体系与思想知识,其中就包括彼时才刚刚诞生不久的“社会学”。从严复介译西方社会学说,并提出“群学”这一概念开始,社会学就算在中国知识语境中,有了一席之地。而社会学的成长与建设,是和基督教以及“西方”的援助分不开的。基督教在中国办大学大学(沪江大学、燕京大学),开设社会学教育,展开社会救助,建立福利组织,协助协会调研,无论对中国走向现代化,还是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都功不可没。而略带殖民色彩的庚子赔款和美国公益组织洛克菲勒基金,一部分被用于建设大学(清华大学),资助留学生,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社会学人才。这些人的名字,不应被我们忘记:朱友渔、陶梦和、孙本文、李景汉、陈达、吴泽林、言心哲、杨开道、潘光旦、吴文藻、吴景超。后来,这一辈学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之下在中国进行社会学研究,推动学科建设,思考中国社会学未来,哪怕在日军侵略时期的西南联大的艰苦条件中,学人这一努力也未曾终止。他们虽然接受西式教育,但是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建国初期,绝大多数社会学学人选择信任新政权,留在新中国,建设祖国新社会。革命的高效率没有让他们失望,新社会昂扬的斗志更是让他们兴奋。拔地而起的工厂、干净的街道、社会阴暗面的革新、良好的政治风气,无一不使他们感到打造新社会的无限可能。然而,革命的后遗症迅速凸显,首先就是意识形态的无限扩张,一味”阶级斗争“的政治运作模式,和学者们各异的学术观点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当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结合,学者最珍视的所谓”自由“被无限吞噬,这是知识分子万难接受的。而有着”西方背景“与”基督教背景“的社会学,更是成为重点打击对象。随后就是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洗澡“,这一运动在杨绛先生的《洗澡》和《洗澡之后》有详细描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 《社会学的想象力》《泰利的街角》《我的凉山兄弟》

    06/12/2015 Duração: 29min

    本期节目是平行河岸读书会的第二季的第一期节目,在大约两周之前录好了。仍是周小驴一人主持。用iPhone录制,听起来音质还相当不错,看来入手新设备之后,要花心思调试,才能使录音品质显得有飞跃。要跟大家分享三本书《社会学的想象力》、《泰利的街角》、《我的凉山兄弟》。都是社会学专业的三本书,而在录完节目的这两周里,我又读了更多的关于社会学的书。这可能是我在未来的几年内想做且不得不做的事情了,若是我能如愿以偿的话。可能新的一季是一个新的开始,对我来说,仍然在焦虑、在不开心,好消息是,对于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终于有一个日程表了。而别的其他事情,正在变得一塌糊涂。两厢交错,我意识到我前途未仆。对未知的恐惧是很可怕的事情,可照我过去的生命经验,我无一时不害怕、无一时不恐惧。所幸在我过去的前进路上,一直有良师益友的陪伴。恐怕这一次,以及以后的人生路,则需我独自面对自己的无知、愚蠢、内向、忧郁、焦虑等等性格缺陷,在黑暗中,完成人生之海的航行。说的有点多,还是要说回到节目本身来。嗯~~~好像该说的都说了,大家去听节目吧。最后说一点节目里忘记说而自己很想说的,社会学在诞生之初,当那帮空想的欧洲贵族把思考对象放在“社会”这个概念本身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带有了他天然的底层立场,和混乱、苦难、边缘、关怀等词语牢牢挂靠在一起。这是社会学的“原罪”,思考一个幸福的社会何以可能,本身就和那些爬山旅游喝普洱茶去健身房的上层人士关系有限,因为他们本来就挺幸福的,增加他们的福祉是艺术家和仁波切的事情。可是,在所谓“圣母”“白左”泛滥的当今知识界,尤其是在商业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怎样立足底层又避免愤怒,怎样提升自己观点学说的建设性而非破坏性,怎样实现知识领域的反思而非大批判,怎样避免激进而幸福自足,至少是我很关注的一个问题。这期节目提到的三本书,《社会学的想象力》,作为激进主义者的米尔斯给社会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一条中立稳重的研究之路,更像是一个智者。同为站在底层立场的田野研究,经典之作《泰利的街角》,给被愤怒、同情、怜悯冲昏头脑的《我的凉山兄弟》,好好上了一课。

  • 胡适墓园的游记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02/12/2015 Duração: 24min

    周小驴更新新设备啦!为了炫(测)耀(试)一下新入手的录音笔,决心打破预先设想,临时发布一期节目。我早有瞻仰胡适墓园之意,可是之前不曾读过有关胡适先生的书籍,也不曾哪怕浅显了解一下先生的思想,对我来说,胡适仅仅是心中敬仰的一位存在于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伟人而已,心中有愧。心痒痒,但害怕先生责备,一直忍着。正巧最近看了余英时写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掩卷心说,胡适先生千古。余英时先生文风简练,剖析透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由时事际会和个体自觉共同塑造的思想伟人的形象,如一把解剖手术刀一般,把胡适个人思想的成长、传承、演变、局限以及由此牵出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从“中体西用”到“启蒙”再不可避免导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历程,一条一条告诉读者。读完短短几十页的书,仿佛亲历了大时代的整段历史,又仿佛是胡适先生亲口讲述的漫漫人生路。若说胡适先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的话,那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了。胡适先生承继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的方法论要义精髓,并将其融入到中华文化的知识体系当中,使中华文明在文化层面真正走向了现代化。可以说,以胡适为代表的那一辈学人,对中国有启蒙与再造之功,今天我们的学人,哪怕只是普通民众,都应该牢记并且感谢。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家哲学转型历程中的实用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特色,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等,不正是胡适先生用了一辈子践行与宣扬的学术观点么?然后,我告诉我自己,可以去见见先生的墓园了。坐落在台湾中研院对面的胡适公园,正是先生和夫人的长眠之处。墓园很小,简单到简陋,却也安静。拾阶而上,必须低头穿过低矮的树枝,路上都是蛛网,显然是好久不曾有人来过了。在墓前,鞠下三个躬。先生墓旁边的小路上,有一个老太太在喂三只流浪狗,流浪狗面目不善,见我便吠,是不欢迎我。我择路而走,不敢折返。胡适先生活在哪里,中华民族就进步在哪里。

  • 王明珂《华夏边缘》:何以华夏?何以中国?

    08/10/2015 Duração: 36min

    来到台湾之后,周小驴第一次正经做的节目哟!也是周小驴第一次带稿播讲,感觉爽多了。之后会整理成完整的文章跟大家见面的,欢迎大家订阅微信公众号“平行河岸读书会”王明珂教授1997年于台湾出版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是一本民族史专著,有读者评价说:“《华夏边缘》解构了古今华夏、汉族和中国人的认同”。该书在2006年在大陆出版,到近期还登上了亚马逊kindle商店的畅销榜,是进行历史人类学、民族史学的学习过程中绕不开的著作。这样一本解构、反思国族认同的作品,借由身处“华夏边缘”的台湾学者写成,不无丰富的象征意味。 王明珂,历史学家,1952年生于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台湾中研院院士,是历史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多年在大陆西南、西北部进行田野考察。 在《华夏边缘》一书中,作者将“华夏”作为民族史学研究的对象,从历史心性的角度入手,试图给出关于华夏民族如何产生并在族群之中形成持续的民族认同,以及“华夏”这一民族概念是怎样不断变迁的新结论,进而构建新的认识、研究族群问题的新范式。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我的野心是建立一个族群理论来诠释一般性的人类族群现象。”在作者的研究中,处在华夏族群认同边界上的“华夏边缘”,是一个很精准的突破口。 作者在书中试图证明以下结论:一、民族是共同拥有荣耀的历史记忆,也因此希望共享现在与未来的一群人。二、“中国人”是一个历史上的延续与变迁的人类生态体系,次人类体系萌发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帝国是其最早的具体政治化身。三、华夏边缘是维持华夏内部民族认同的最重要的力量,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人,或华夏,比喻为一个木桶,华夏边缘就像是紧紧将所有木片合拢在一起的铁箍,铁箍一断,木桶就散了,这便是为何在历史上,中国常不惜代价来维持此边缘。”四、近代“中华民族”概念的产生,是和全球化、同时期欧洲国族主义(nationalism)的兴起、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学术知识体系的建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这一概念一方面凝聚了原来“华夏边缘”之外的少数民族进入统一的民族认同体系,另一方面,也将许多处在“华夏边缘”上的人排除在“华夏”这一认同体系之外。

  • 马克思系列之二:分流、实践与争执

    30/09/2015 Duração: 34min

    本期节目为大家讲述在恩格斯死后,马克思主义的分流、实践与争执。西方世界对待马克思有点像富家公子对家中女婢,明明自己胯下造的孽,魔障难除偏偏因爱生恨,幸好家中老父手段强硬,鬻贫贱之家,女婢当了正经媳妇,不过穷点,富家照样大富大贵,没啥丑闻。可年深日久,女婢成了老媳妇,脏活累活全得上,单凭一纸契书,当家的吆五喝六,老媳妇悔不当初。富家公子哥心心念念,紫香炉,青玉案,当初风华默念在心里,就是见不得面,见如今衣衫褴褛农妇人样,非得惊而生惧,惧而生恨,恨而反胃如是。从资本主义诞生之日起,对于它的批判与质疑就从来没有减轻过。马克思伴随这一抗争而生,成为一个标志,或者一面旗帜,于是走上历史舞台,而似乎这种所谓主义成了某种运动的纲领,成为革命者手中的一把枪,用于破坏社会秩序,用于政治斗争,后来成了建设纲领,可怜建设失败,又成为富家人嘲笑的对象。早期资本主义面临巨大的割裂,即资本家与劳动者,和仍然年轻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敌人封建地主一起,三者搭成了当时西欧世界的社会框架,这几乎是那一代学者的共识,学者自由选择立场,马克思宣称站在劳动者这一边。这种割裂沾满了血,革命者打着劳动者的旗号,告诉世界血债必须血偿。从《共产党宣言》开始,两者勾搭在一起,成了另一半两百年的世界史。接下来的五期节目,我和我的一位很博学的同学,一起聊聊卡尔·马克思,在这一个系列里,我们大致介绍了马克思的思想脉络、知识背景、以及质疑与回应,具体讲了什么,大家敬请期待!

  • 万能青年旅店:这个行星所有的酒馆

    20/09/2015 Duração: 46min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独一无二的乐队,来自石家庄的“万能青年旅店”,是中国艺术摇滚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如果你曾经被《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感动过,请点开我们的节目,和我们一起聆听。如果你因为一个乐队爱上了这座城市,请点开这期节目,和我们一起聆听。

  • 马克思系列之一:生平与思想脉络

    08/09/2015 Duração: 28min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我在家中读了罗素写作的《西方哲学史》,文中罗素对于马克思处处暗藏讽刺,一会儿说其有基督降临一般的和神棍学差不多的逻辑体系,一会儿说其形而上水平太差不足以称其为哲学家,一会儿说其对于未来世界的乐观以及武断几乎是宗教式的而不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处处宣讲的唯物史观与无神论。可在浩繁如星辰的哲学史中,刻薄聪明的罗素仍然不得不在书中单辟出一章给卡尔·马克思留下位置,显然罗素很精明,对马克思经济历史的论述逻辑避而不谈,紧紧抓住哲学逻辑以及形而上死不松手。可见西方主流价值界对马克思恨之入骨,恨不得抽其筋嚼其肉,却对马克思提出的某些思路以及观点无可奈何,以至于不得不给其留下一定地位。 西方世界对待马克思有点像富家公子对家中女婢,明明自己胯下造的孽,魔障难除偏偏因爱生恨,幸好家中老父手段强硬,鬻贫贱之家,女婢当了正经媳妇,不过穷点,富家照样大富大贵,没啥丑闻。可年深日久,女婢成了老媳妇,脏活累活全得上,单凭一纸契书,当家的吆五喝六,老媳妇悔不当初。富家公子哥心心念念,紫香炉,青玉案,当初风华默念在心里,就是见不得面,见如今衣衫褴褛农妇人样,非得惊而生惧,惧而生恨,恨而反胃如是。 从资本主义诞生之日起,对于它的批判与质疑就从来没有减轻过。马克思伴随这一抗争而生,成为一个标志,或者一面旗帜,于是走上历史舞台,而似乎这种所谓主义成了某种运动的纲领,成为革命者手中的一把枪,用于破坏社会秩序,用于政治斗争,后来成了建设纲领,可怜建设失败,又成为富家人嘲笑的对象。 早期资本主义面临巨大的割裂,即资本家与劳动者,和仍然年轻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敌人封建地主一起,三者搭成了当时西欧世界的社会框架,这几乎是那一代学者的共识,学者自由选择立场,马克思宣称站在劳动者这一边。这种割裂沾满了血,革命者打着劳动者的旗号,告诉世界血债必须血偿。从《共产党宣言》开始,两者勾搭在一起,成了另一半两百年的世界史。 接下来的五期节目,我和我的一位很博学的同学,一起聊聊卡尔·马克思,在这一个系列里,我们大致介绍了马克思的思想脉络、知识背景、以及质疑与回应,具体讲了什么,大家敬请期待!

  • 音乐诗人莱昂纳德·科恩(马世芳《我所知道的科恩》)

    03/09/2015 Duração: 32min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飘泊在现代都市的游吟诗人,来自寒冷然而富有浓厚欧洲气息的加拿大城市蒙特利尔,英国文学是他的专业。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小说《美丽失落者》被评论家誉为60年代的经典之作。很偶然的机缘将他带入民谣领域,在Judy Collins的帮助下,将他的诗作配上简单的和弦,开始游吟生涯。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诗人之心使民谣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细微处的沉思发挥到极致,而他独有的沙哑嗓音犹如历尽沧桑却又不忍弃绝尘世的智者,娓娓叙述着一个个夹杂着黑色幽默与宗教冥想的故事。科恩的嗓音具有犹太拉比一般不可置疑的魔力,不经意间将我们带回时间深处的记忆,直接面对灵魂细微的颤动,沉溺于美丽的遐想之中。想必大众第一次知道莱昂纳德·科恩是李健老师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拿了科恩的诗集垫在屁股下面来唱万晓利的《陀螺》,采访时说:“我怕唱不出晓利的低音。”果真李健老师真的没唱出万晓利的低音来,那和我们著名的老男人嗓科恩就更没法比了。这期节目,我选取了马世芳老师的文章《我所知道的科恩》作为文案,来自马世芳老师的书《地下乡愁蓝调》,是一本介绍欧美流行音乐的好书,书中马世芳老师用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记录了他的人生,歌中的人生,从中我们既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台湾,也看到了每张专辑里的,每个歌者的灵魂。歌单:Leonard Cohen - In My Secret LifeLeonard Cohen - SuzanneLeonard Cohen - Chelsea Hotel No. 2Leonard Cohen - So Long, MarianneLeonard Cohen - Did I Ever Love YouLeonard Cohen - I'm Your ManLeonard Cohen - Teachers

  • 《弗兰德公路》:公路小说的另外一种可能

    22/08/2015 Duração: 18min

    《弗兰德公路》是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典型的“新小说派”作品。小说以二战时法军大溃败为背景,却没有主线情节,充满了联想与回忆所带来的迷蒙静谧。二战前,克洛德·西蒙曾在英国师从安德烈·洛特学习立体主义绘画,《弗兰德公路》也可看做作者的文学立体主义尝试。 (本期配乐为和,歌手分别为The Morningside,Pink Floyd) 过了一会儿,他才辨认出来,那不是成角形的一堆干泥,而是(瘦骨嶙峋的脚,合拢弯曲起来像做祷告的姿势,被覆盖了一半的尸骸,已被泥土杂质所吸收了——似乎大地已开始把马消化掉——在那坚硬、易碎的泥壳下面呈现的外貌,既属昆虫又属甲壳动物的形态)这是一匹马,更确切地说,曾经是一匹马(在绿色草地上嘶鸣、吃草的马),而现在返回,或已经返回原来出身的大地,看来不需要经过腐烂这一中间阶段,这是说,由于蜕变或质变加速,好像从一种领域进入另一种领域(动物或植物的)的过程中平常需要的时间界限,这一回一下子就越过了。佐治在想:“也许现在已是明天,也许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很多时日而我却不觉得。而他更是不觉得了,我们怎能说某人已死了多久,既然对这个人来说,昨天、刚才、明天都显然不再存在了,这就是说,已不再他的考虑之中、不能再烦扰他了……”后来他看见了苍蝇,不是像他第一次看见时那黏糊糊发亮的一大摊血,而是乱钻乱动的一堆深色的东西。他想:“已经变成这样了,”又想:“这些苍蝇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后来他了解到数目并不很多(还没有多到盖满那摊血的地步),血已经开始变干,现在已变得晦暗无光,接近褐色而不是红色(看来这是从他头一次看到马骸以来发生的唯一变化),因而他想,可能只是过了几个钟头,也许只过了一个钟头,甚至不到一个钟头。 ——节自《弗兰德公路》第二部,林秀清译

  • 马克思·韦伯之最终章:对话韦伯

    17/08/2015 Duração: 37min

    冗长而无聊的马克思·韦伯系列终于迎来了最终完结的那一天。。。厌倦了连续接近一个月的独角节目之后,这一期和小孙同学聊一聊各自角度的马克思·韦伯,节目一不小心抒发了情怀,突然意识到,我和马克思·韦伯最初渊源,即是我和知识、学术的第一次相会,多年之前的小阁楼里的深夜里,一个有关马克思·韦伯广播节目,可以说改变了迄今的我的人生,这影响可能还将继续下去。不仅如此,直至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拾起马克思·韦伯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影响之潜移默化,不仅关乎我人生道路的选择,更关乎理智、关乎情感、关乎现代性的种种思考。另外,关于小孙同学,小孙同学是我十几年的挚友,对于哲学、政治学的诸多理论,不仅热爱,而且精通,和他一起在马克思·韦伯系列的结束做一期收尾节目,接下来的卡尔·马克思系列,将由他主讲,我在一旁提问并与之交流,其实说实话,对我来说,这是学习。

  • 马克思·韦伯之三:韦伯原文以及有感而发

    12/08/2015 Duração: 17min

    这是马克思·韦伯系列的第三期节目,在这期节目中,我节选了马克思·韦伯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第五章〈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几段文字,念出来,与大家分享。这几段文字,大概是我所阅读的韦伯的著作中,最饱含深情的一处了。从中我们既可以了解韦伯对于其核心问题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为何在西方产生”再一次做出了解答,又能够深深体会到,韦伯站在当时的德国,竟是以如此忧心忡忡的面目出现的。结尾处有感而发,算是彩蛋吧~

  • 马克思·韦伯之二:现代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命题

    08/08/2015 Duração: 10min

    本期节目继续为大家介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及其思想,主要讲述其毕生研究的核心观点,也是其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即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命题。韦伯毕生都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何具有明显伦理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只在西方世界产生?在这里,韦伯的答案是,宗教改革中明显的禁欲主义伦理观念,正是孕育现代资本主义的温床。可见一个时代上升的时候,其伦理道德也是迷人的。

  • 《海底两万里》:谁人不曾向往大海

    08/08/2015 Duração: 16min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万青的一句歌词唱出了日常生活的某种无奈或者空虚。或许是我们被困于现实与日常生活的事实,使我们更需要这样作为艺术作品或者文化产品的科幻文学来填补我们想象力与现实之间的空白。我们需要神秘感,需要冒险,需要探索未知,科幻文学或许激励的我们,或许没有,可至少,它成为了塑造我们性格的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接近两百年前的“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仍然有如此强烈的科幻感。

  • 加缪IV:重返蒂巴萨

    01/08/2015 Duração: 14min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1913年生于北非蒙多维,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死于车祸。著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反抗者》,剧本《卡里古拉》、《正义者》等。 时间来到五十年代后半期,身陷舆论漩涡的加缪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价为“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加缪达到了人生荣誉的巅峰。虽然诺贝尔奖并未改善加缪的舆论境遇,却肯定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与剧作家的创作才华。1960年,加缪在圣诞节假期后返回巴黎途中死于车祸,终年47岁。 时隔六十年,我们仍要回答加缪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加缪的名字在今天仍为我们记得,作品仍被人们阅读?这是最后也最重要的问题。 (考虑到整个系列的连贯性,此期节目配乐仍为Neil Young的《Heart of Gold》,(虽然有更好的 ╮(╯_╰)╭)

  • 加缪III:不做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

    26/07/2015 Duração: 10min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1913年生于北非蒙多维,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死于车祸。著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反抗者》,剧本《卡里古拉》、《正义者》等。 1945年,二战结束,加缪因在抵抗运动中的卓越贡献获得抵抗勋章,自此加缪也进入了他人生中最为“介入”,也最不为现代人所知的一段时期。加缪为社会热点、东西冷战、阿尔及利亚独立等等问题奔走呼号,却被左右两派两面夹攻。1951年加缪出版《反抗者》一书,引起与萨特长达一年的大论战,而最终,加缪也没能成为一位政治家或者舆论代表,他仍是那个听众众多,支持者寥寥的人道主义战士。 “不做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这是加缪一篇社论的题目,也是他在嘈杂舆论中孤军奋战的主张。

  • 马克思·韦伯之一:韦伯生平及其思想背景

    26/07/2015 Duração: 16min

    作为马克思韦伯系列开启的第一篇,主要和大家介绍韦伯其人生平以及思想背景,了解困扰其一生的问题,即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伦理基础,是如何在世纪之交的欧陆语境之下,被同代的学者反复讨论以及尝试解答的。

página 3 de 5